笔趣阁

九曲小说>大明:开局睡了徐妙锦,但家父朱元璋 > 第1309章(第1页)

第1309章(第1页)

第1309章

听着徐达生动的描述,朱梓的心中也是一片火热。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看到大明的军队穿着轻便暖和的棉衣在边疆抵御严寒,看到千家万户的百姓盖着柔软厚实的棉被安然度过寒冬。棉花的成功推广,其意义确实远超辣椒。它不仅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更能实实在在地改善民生,极大提升军队在恶劣气候下的作战和生存能力。这种成就感,远比单纯获得金银更能让他感到满足和自豪。

“魏国公过誉了。”朱梓也站起身,走到徐达身边,谦逊地说道,“梓不过是适逢其会,恰巧得知有此物,略尽绵力将其带回罢了。能有今日之成果,试种成功,全赖魏国公您和户部、工部诸位同僚的悉心督办和推广。”

“王爷不必过谦。”徐达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亲王,眼神显得有些深邃,“你能于细微之处着眼,不远万里引此等利民之物回国,足见王爷的仁心与远见。此事若是传到陛下耳中,陛下知道了,也定会十分欣慰。”

两人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对未来的期许和信心。朝廷恢复常例赋税,意味着国家机器在经历了战乱和动荡后,开始重新正常运转;而辣椒和棉花这两样新作物的成功引进和初步推广,则预示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民生改善的巨大可能。

朱梓亲自将徐达送出王府大门,看着魏国公的马车消失在街角,他才转身返回。独自一人站在王府的廊下,午后的阳光依旧温暖,庭院中被精心打理的草木被映照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胸中一片明朗。回京不过数日,好消息便接踵而至。朝廷财政有望重回正轨,自己引进的作物也大获成功,这接连的喜讯,有效驱散了离京前的那些阴霾和征战沙场带来的疲惫感。大明的未来,似乎正在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他,亦在这历史的洪流之中,找到了自己可以着力的位置,找到了除了战场厮杀之外,另一种实现价值的方式。

朱梓转身,向内院走去。

内院的温馨并未让朱梓完全沉溺,几日休整,他便觉得筋骨有些松散。魏国公带来的消息固然振奋人心,但眼下身在京城,除了陪伴家人,他也想亲眼看看自己当初布下的那些“闲棋”。

这日天气晴朗,惠风和畅。朱梓用过早膳,对身旁的王府长史萧策说道:“萧策,备车,随本王出去转转。”

萧策躬身应道:“是,王爷。不知王爷想去何处?”他作为潭王府的长史,不仅负责王府内部的诸多事务,也掌管着朱梓在京中的一些产业账目。

朱梓站起身,理了理衣袖:“去街面上看看,尤其是那几家‘嗨翻天’饭馆。”

“遵命。”萧策立刻下去安排。

不多时,一辆并不张扬的马车驶出潭王府,后面跟着几名便装的亲卫,融入了京城熙攘的车流之中。萧策骑马跟在马车旁,不时透过车窗与朱梓交谈几句。

马车行至一处热闹街口,尚未停稳,喧闹的人声和浓郁的肉香便扑面而来。朱梓掀开车帘一角,看向外面。只见一座两层楼高的食肆门前人头攒动,牌匾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嗨翻天”三个大字,正是他当初开设的四家饭馆之一。

“王爷,生意瞧着比咱们离京前还要火爆。”萧策勒住马,看着眼前景象,笑着说道。

朱梓嘴角也勾起一丝笑意,放下车帘:“进去看看。”

两人下了车,自有亲卫上前与维持秩序的伙计低语几句。那伙计认得萧策,不敢怠慢,连忙引着二人从侧门上了二楼雅间。

雅间临窗,可以俯瞰楼下大堂的热闹景象。只见食客满座,跑堂的伙计端着大盘的卤肉、酱骨穿梭其间,忙得脚不沾地。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肉香,还夹杂着一股新奇而霸道的辛香,正是辣椒的味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