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您一个人没问题吗,许老爷又不在,小雪担心您”
“有侍郎大人在,没问题的”
“高玉,在路上有什么就与温令史和小雪说”
“知道了三婶”
楚凝烟坐上马车,与她一队的有侍郎、王令史,还有其余十几位令史。
“孺人,我们第一站就向西出,前往第一个县城,其中一个村落里已经有孺人做的谷风车了”
经过几日的长途跋涉,第一个县城的县令许是收到了消息,早早的就来到城门迎接。
大家也并未耽误时间,县令带着他们来到了第一个村落。
“草民们拜见各位大人!!”
“老人家快请起”
“侍郎大人,孺人,这位是村长”
“昨日便听说大人们要前来,真是没想到会第一个来我们这儿”
“想必这就是孺人吧,草民终于见到孺人了,我老婆子多谢您”
这。。。楚凝烟还什么都没开始做呢,咱就开始感谢了。
“我儿子腰不好,媳妇儿又怀着孩子,有了谷风车,收粮食的时候轻松不少嘞”
原来老婆婆指的是这事儿啊。
“做出的东西能为你们所用那便是值得的,既然我当了孺人,那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不然我这个孺人就要换人了”
“本县令听说这次孺人来是解决我们粮食产量问题的”
“对,这三月正好开始春种了,趁着这次种植,提升提升产量”
“太好了!!”
“孺人果然是百姓的孺人啊!”
村里条件艰苦,村民家怕是都住不下。
村长欲让一行人住他家,毕竟也是全村最好的房子。
“让孺人去住吧,咱们这么多人,在马车上将就将就就成”
“不必了,下官也住过马车,不麻烦村里的大家了。
事不宜迟,我们先去田地看看情况”
楚凝烟与众人来到田地,楚凝烟摸摸土质。
这里的土质与小渔村差不太多。
她收起往日的神态,变得严肃认真,认真的解答百姓们的疑问。
楚凝烟在此花了几日时间,按小渔村种植的方法与村民们讲述如何种植。
不仅要与村民讲明白,还要让户部的人也明白。
户部的人已经看过楚凝烟所写的东西,理解起来也更迅。
村民们只需要跟着楚凝烟下田操作过,便能掌握了。
“侍郎大人,下官瞧着村里的百姓都已经会了,在此我们可以分成两拨了。
一半人留在中部附近,下官则直接前往西部,那边较为干旱,灌溉需要的水车制作也需要时间”
“好,那便分出一半人吧”
“全看侍郎大人安排”
“既然如此,那明日便可出往西走了”
户部侍郎分出七人,其余人跟着楚凝烟继续去往西边。
“各位大人们这就要走了?!”
“留下来再吃顿饭吧”
“大家请留步,此次还得前去别的村落,就不留下吃便饭了”
“那咱们也别耽误大人们了”
越往西出走,楚凝烟能感受到这边的气候更为干燥。
这边的人口也没有那么密集。
迎接他们的县令早已将马车备好与他们一同前往村落。
“县令大人,咱们先去县城吧,不知县令大人可知道哪有手艺好的木匠?最好是让木匠与我们一同前去村落”
“有的,不劳孺人动身,本县令这就让人去找木匠,我们先一步去往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