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分内城和外城。
达官显贵们大多住在内城,离着皇宫今,上朝听差方便。
升斗小民们住在外城。
外城有大片的土地,那是百姓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地方,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将他们的子子孙孙都禁锢在那片能生出庄稼,长出青菜的地方,不过是为了脖子上的这一张嘴。
燕之领着阿文往城里走,从城外脏乱破败的土道走向铺着石条板子的街道,她不时的左看右看。
内城和外城天差地别。
这里的商铺鳞次栉比,行人如织,穿着打扮也比外城的百姓光鲜。
“姑姑,你是不是也觉得内城好”阿文在贤王府当得是跑腿的小厮,经常在内城里跑,因此对于城里的景致看得多了,也就不觉得新鲜了。
“嗯。”燕之点点头“这里繁华。人多。”
她来到帝都半年多了,这是燕之第一次踏进内城。
“那姑姑也想住在城里吧”阿文拉着燕之道边上走,不时的躲避着擦身而过的马车。
“不想。”这次燕之摇了头,而后又东张西望起来。
“那姑姑还说城里好”阿文小声的说道“城外的人都觉得能进内城住的人是有本事的。”
“呵呵”燕之咧嘴笑笑“有一天,兴许姑姑会把铺子开在城里。你信不信”
“信”阿文毫不犹豫的点了头“姑姑说行就一定行”
燕之笑了,是那种没心没肺的笑,眉眼弯弯的,带着一股子憨气。
她伸手一揉阿文的脑门说道“姑姑自己都不信,你倒信了”
“我信。”阿文也对着她笑笑。
有的时候,燕之从心里庆幸从贤王府出来的这段日子有阿文陪着她。
这个孩子对她是无条件的信任,甚至她随口一说的话,他都会当了真。
也正是因为如此,燕之才咬着牙坚持下来。
她总不能让阿文失望了。
“三年。”燕之在心里说“我要把铺子开到城里来”
早市口的铺子地方太小,让她施展不开,并且那附近没有水井,也没有茅厕,她和阿文每天在小铺子里忙活,却轻易的不敢喝口水,喝了水也没地方方便,只能憋着回家。
租下那处房子只是权宜之计,燕之从未想过要在那里干长久了。
这些都是她心里的想法,她和谁也没说过。
在成衣铺子给两个人都添置了新衣,燕之仍不肯走,站在摆着一溜布匹的柜台前挑挑拣拣,专摸那些看着厚实的布。
阿文美滋滋的提着装着新衣的包袱看着她选料子,结果现她选的颜色花纹都是颜色偏于重的布,阿文在她身边小声嘀咕道“姑姑,这些布做了衣裳你穿着不好看,显老”
“不是做衣裳穿。”燕之扭头看着他说道“姑姑要给你做个书袋,让你背着去学堂,所以都挑这些耐脏结实的颜色。”
阿文低了头,过了一会,他拽着燕之就往外走“别挑啦,姑姑,我不爱读书”
“在家不会说的好好的么怎么出门就变卦了”出了成衣铺子的门,燕之拉住他皱着眉说道“不读书就得当一辈子睁眼瞎你忘了你娘怎么说的了”
“我没忘。”小东西把提着的包袱挎在臂上,低着头说道“我若是去学堂了,以后就是姑姑一个人走夜路了,我我不放心姑姑。”
燕之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下来。
她赶紧抬头吸了吸鼻子,又左右看了看才把心里那份酸楚压了下去。
阿文说的是很实际的问题,今天在铺子里的时候她就想过到了,阿文若是进了学堂,自然就不能再让他陪着自己大半夜的往早市口跑,可一想到那段黑漆漆的路,燕之也很憷
“刚才好像看见一家书铺子的。”想了想,燕之还是牵起了阿文的小手“就在那条街上。”
阿文站在原地没有动“我不去学堂。”
燕之叹了口气,很愧疚的说道“这回听你的,先不去学堂了。”
“那咱回家吧”小东西眼睛登时亮了,反倒扯着燕之往前走去“快点吧姑姑,我都饿了”
“不行还是得去买书。”燕之拽住了他“我教你。”
两个人在城里逛到天快擦黑还在城里吃了顿饭才叫了辆骡车回了家。
上了土道,燕之和阿文特意盯着外面看了一路,路上清清静静地,早就没了那个汉子的身影。
让骡车停到了路口,两个人早早的下了车,没敢直接坐着车到家门口。
附近的街坊邻居,进进出出都是凭着两条腿,还没见谁舍得雇车出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