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熏柳,花香醉人,正是南国春光浪漫季节。”
寒冬难熬,终有尽时。
根据地靠着藤甲人的拼搏,大家平日里紧衣缩食,相互帮忙,终于撑过了最艰难的时间。小孩和老人,虽然饿的精瘦,但基本没什么伤亡。
这在别的庇护所,是很难想象的。
一旦到了食物紧缺的时候,就很容易生人为的惨剧。
根据地的人,身上有股精神,非常乐观。
肚子饿的咕咕响,见了人还能哈哈大笑。
从上到下,风气就是这样。
这与领导班子的行为做派有关。
张文书的名字,在根据地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便是周边的庇护所,也是有所耳闻。这是个大人物……但一点都不神秘,见过他的人实在太多了。
他常常蹲在临时政府大门的墙边,端着碗,吸溜着吃稀饭。
爱晒太阳,身边能见着一只卧着的大黑狗。
见到路过的人,他还常常打招呼,问一声:“吃过了么?”
人家上前搭讪,他屁股就往边上挪挪,让人也蹲在边上,慢慢讲。许多人讲的不多,是因为蹲不住,脚麻了。
每天跟大家一样,也只吃两顿饭,有时是一顿。
吃的也稀松平常,红薯,土豆,萝卜……清汤寡水,没什么意思。
饿的瘦了一圈,两鬓的白,看着越明显。
但是穷讲究的毛病,一直没改。
食材差,他很少说什么,埋头硬吃;手艺差,他就憋不住了,常常要把做饭的人喊过来教育一顿。
他的伙食,许多是秦姐亲自做的。
所以经常能看到,后勤的大领导,被他讽刺取笑。
秦姐被说多了也气,誓再也不给他做饭了,谁爱做谁做……生了三分钟气,又忍不住心疼他。跑回来继续伺候他,还连哄带骗,劝他多吃点。
领导班子都很节省。
张文书在外巡视,在田沟里,捡了个土豆,还舍不得吃一个人吃,在怀里揣了半天,拿回去跟赵世清一人一半,分着吃。
两人很开心,边吃边乐。
烤的土豆,染黑了两人的脸颊。
牙上都沾了黑渍。
露出牙齿笑,一半白,一半黑。
贼兮兮的。
把周围人笑的够呛。
根据地的故事会一直在做,关于张文书和赵世清的故事,就挺多的,想神秘都神秘不起来。不过根据地的忆苦思甜,向来是回忆苦难,但绝不歌颂苦难。
日子苦是苦了点,但欢乐真的多。
经常搞文娱活动。
射箭比赛,骑马比赛,拳脚比赛,歌唱比赛这些常规的,就不必说了。
雅柔办了画展,耿工办了脑洞机械展。大家看前者的时候是啧啧称奇,看后者的时候,一边嘴里不停卧槽,一边爱不释手。
孙珂定时搞读书会,育儿讲座,有一定的受众。
也有路子比较野的,仲黎黎搞了个夸夸会,大家商业互吹,相互夸赞。你夸我美,我夸你漂亮;你说我品德高尚,我说你气质出众。
非常和谐。
张文书有样学样,搞了个批评会。
旨在相互批评,相互提升,增强心理素质。
举办的时候,还煞有介事,写了个横幅:“若评论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许多人慕名而来。
办了两期,就解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