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打断,胤祯冷静下来,到底没把与额娘约定好的事说出口,反而记起额娘让自己道歉的事,深深给兄长鞠躬道:“昨天是我错了,四哥别生气,额娘狠狠说我了,往后我再也不跟您顶嘴了。”
胤禛满不在乎地笑了笑,拍拍他的脑袋瓜子说:“阿玛、额娘离宫后,我也不进宫了,这紫禁城里暂时没人能管你,你只管撒野,等我们都有了空,回头来收拾你。”
十四嘿嘿笑着,捧着刀要去跟额娘献宝,心里则有底,边跑边骄傲地嚷嚷:“我才不犯浑,我听额娘的话。”
胤祥跟着弟弟一道跑去要献给额娘看看,可进门时往四哥这里望了一眼,瞧见他正冲着空了的盒子呆。他禁不住把这一幕记在心里,这晚临睡前来向额娘请安时,等十四弟走了,他又折了回来。
“心里有事吗?”到底是自己养大的,即便不是亲生,也一眼就能看出孩子有异样。胤祥又那么乖巧,更叫人舍不得忽视他一点点,这会儿挽着儿子的手在窗下凉爽处坐下,岚琪问道:“晚膳时就瞧见你心事重重,现在要跟额娘说吗?”
胤祥点头,见额娘如此温和,便大胆地说起今天的事,说那盒子里还有一处空着的位置,他问道:“四哥说还有一把刀他放在别处,是不是留给六哥了?”
岚琪从开始听孩子说这事,就猜想到可能为什么,这会儿听到十三亲口说“六哥”,她心中一阵痛,痛得几乎要喘不过气,好半天见胤祥越来越紧张,才缓缓道:“兴许是,兴许不是,可你六哥早就不在了,现在四哥最宝贝的弟弟,是你和十四。”
胤祥眼睛微红,认真地说:“我听姐姐还有宫里的人说,四哥最喜欢六哥,他们说我和六哥很像。”
岚琪无奈地含笑摇头:“你小时候爱跟着四哥身后跑的模样挺像的,其他都不像了,六哥没有胤祥你这么懂事。”
胤祥却眼睁睁地看着母亲笑着笑着就落泪了。岚琪察觉到自己掉眼泪时,慌忙转身掩饰,孩子却追过来,认真地说:“额娘,我会好好跟着四哥,听他的话,我好好念书,好好练骑射,不让他再为了六哥难过。”
岚琪渐渐平静下来,心中却另有一个念头,语重心长地对孩子道:“谁也替代不了你六哥,胤祥,你也不能。额娘相信,四哥疼你,是因为你是他的十三弟,你明白吗?”
胤祥真诚地望着母亲,用心想了想她说的话,点头道:“额娘,我懂。”
七月末,圣驾浩浩荡荡离宫,几乎是皇帝登基以来最隆重的一次出巡。众人欢欣雀跃的时候,岚琪心里盘算着来年开春的南巡,指不定比这一次还要热闹。
这一年顺顺当当,转眼入了腊月,腊八之后,连着三四天,环春都跟着自家主子出入乾清宫。皇帝的御膳每日都分赏到后宫,皇帝自己吃的却是再寻常不过的小菜,但精神、气色都比前些日子好些,终于得空去给太后请安时,老人家亦笑道:“果然还是岚琪伺候你才好。”
皇帝则与太后商议明年几件大事:一则要为九阿哥、十阿哥立福晋,二则是要侍奉太后南巡,三则便是南巡后大封六宫。
阿哥福晋和册封六宫不是难事,倒是南巡,太后有所犹豫。老人家上次东巡得以返回故里,至今津津乐道,但唯一不尽兴的,便是她的宝贝孙女温宪因为晕车而中途返回不能随驾。因此,南巡固然有兴趣,可一想到温宪不能相随,就举棋不定了。
玄烨请太后在除夕前给他一个准信,而岚琪知道皇帝此番南巡的决心,侍奉太后同往,自然不仅仅是为了孝敬她,太后同行另有意义。玄烨向来不轻易做劳民伤财的事,便私下劝太后答应南巡,更道温宪若知自己阻碍了皇祖母的脚步,反而要自卑惭愧了。
太后则道:“那就把孩子的婚事定下吧。这件事办好了,我便踏实了。”
待岚琪将太后的话转达给玄烨,正月里圣旨下,九阿哥、十阿哥是年选福晋离宫建府,五公主下嫁国舅府舜安颜,南巡归来,便为皇子、公主操办婚事。
翊坤宫、永和宫有喜事,宫内宫外皆来道贺。正月里正好送往迎来,十足热闹了好一阵子。且另一边准备皇帝南巡事宜,所有人都忙忙碌碌,紫禁城内一片繁荣景象。
岚琪整天忙得不知今日是何日,那天太后召她到宁寿宫去,有老王妃进宫请安,要她过去一道说话。岚琪刚在永和宫见了宗室命妇,一身华贵鲜亮的吉服,拥着氅衣便匆匆往宁寿宫走来。
半道上遇见两乘软轿,那边知道是德妃娘娘在这里,忙停下轿子,太监宫女拥簇轿子上的人过来。岚琪见到是佟国维夫妇俩,不免让环春几人前去相迎。等他们到了跟前,更是客气地说:“国舅爷和夫人何必下轿呢?打个奴才说一声便好,地上都是积雪薄冰,您二位要小心走路。”
佟夫人年事已高,孝懿皇后故世后郁郁寡欢,几乎不怎么进宫了,岚琪都不记得上回见到她是几时。此刻陡然见到两鬓斑白的老人家,心里不免沉重。而佟夫人见到雍容华贵的德妃娘娘,想着她的女儿若还在世也该如此,亦是悲从中来,只是守着礼仪分寸,死死地撑着罢了。
相比之下,佟国维精神矍铄,气色极好。在岚琪看来,这总是好事,皇后也定不愿父母家人为了她太过悲伤。彼此说了几句客气的话,岚琪便让环春搀扶佟夫人上轿。他们老夫妻俩同是进宫来向太后请安并谢恩,家中嫡孙就要娶公主做额驸,下圣旨那会儿,佟夫人身子不爽未能进宫,今日精神好些了,佟国维便带她进来。
岚琪看着佟夫人坐回轿子里,正要请佟国维也坐轿子,他却笑道:“臣可否与娘娘同行?”
“您……”岚琪本想拒绝,却见佟国维深邃的眼眸里满是要与她说话的意思。而佟国维已是白苍苍的老人,又是国舅国丈,无须太过避嫌,于是两人并肩同行。环春则在主子的暗示下,渐渐带着宫女、太监离得远了。
佟国维见这光景,才开口道:“娘娘果然机敏聪慧。”
岚琪听他一副长辈的口吻,索性谦和道:“您这话从何说起?”
佟国维少不得夸赞几句,可话锋突然一转,幽幽地问德妃:“腊月里,娘娘时常侍奉在万岁身边。听说乾清宫里几时几刻接见大臣,娘娘也知道得十分详细。”
岚琪眉头微微一震,显然这话背后的意思,是指摘她有涉足朝政的嫌疑。她努力定下心来,说道:“皇上脾胃不好,我不得不尽心照顾,知道乾清宫的时刻,也是不想与大人们正面相遇。”
“是,娘娘谨慎。”佟国维躬身道,可再抬起头时,却似满面谋算,沉甸甸道,“娘娘要知道,在旁人眼中,您的行为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岚琪心口跟着一沉,努力冷静下来,反问:“国舅爷的意思是我这样做太过张扬,失去了妃嫔的分寸?”
佟国维竟是开门见山地问:“孝懿皇后遗志,娘娘可知?”
岚琪避开了他的眼神,轻声道:“皇后有遗愿?”
两人的话没说一会儿,可彼此都再明白不过是在讲什么了。岚琪回避不是不想对佟国维坦白,而是这些话不能宣之于口。佟国维何等谋算心机,怎会不体谅德妃的难处?自然不再咄咄逼人地相问,而是笑道:“老臣此生再无大事,只愿完成皇后夙愿,还望德妃娘娘能从中相助,多多成全。”
岚琪的目光远远投向路的尽头,仿佛心不在焉地说着:“一切随缘,强求不得。”
佟国维不以为意,反而继续说道:“还请娘娘多看几眼后宫朝廷的形势,多看一看阿哥们的文武短长。历朝历代,前朝后宫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您的一言一行,会影响甚至决定许多事,还请娘娘三思。”
岚琪也不再避嫌,直接问:“国舅爷眼中,我哪些事不该做?”
佟国维深邃的眼眸里,闪烁着慑人的傲气,冷幽幽一笑,看着德妃,一字字敲入她的心里:“娘娘如今,不该再以宠妃自居,您不该再让世人觉得,皇帝离不开您,离不开永和宫。相比之下,长春宫、翊坤宫、景阳宫,才是您该效仿的模样。”
“效仿她们?”岚琪不解。
佟国维说道:“世人眼中,可看不到您博大宽容的胸怀,只看到您不可一世的荣宠。”
“世人如何看我?”话到这一步,她反定下心,冷静地问佟国维,“国舅爷眼中呢?”
佟国维微微蹙眉道:“臣的话说得很清楚了,娘娘您……”
岚琪却悠悠地打断他的话,温和地问:“想必世人不会知道,我知晓乾清宫里皇上治理朝政的时辰;世人也看不到我在宫内锦衣华服;世人更不会知道皇上昨晚召幸了哪一位娘娘,或是今天与谁共进午膳。紫禁城内的事,严禁对外泄露一丝半点。国舅爷,您知道吧?”
佟国维眉头紧锁,不言语,莫名地看着德妃,有了几分敌意。毕竟最早乌雅氏就是他们的眼中钉,是女儿最先背叛了自己,不愿再为家族谋求利益,才变成了现在这尴尬的局面,但事已至此,他只有顺着女儿留下的路走下去。
岚琪见他不语,想必佟国维能明白自己的心意,说得太多,难免显得咄咄逼人,佟国维毕竟是长辈老臣。而她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他们这些盯着宫里事的人,才会知道皇城里到底在生什么,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地认为,全天下的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