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陛下垂眼为难,宋霭想了想,说道:
“均田一事干系甚大,陛下要是想要此事能成,微臣斗胆进言,均田一事不能只用越巡按这些人,她们大多从东宫时候就跟在陛下身边,又是女子,实在是太过惹眼,天下豪强同气连枝,知道了陛下的意思,只要越巡按她们稍有动作,那些高门豪强就能想出几百种法子对付她们,哪怕她们身上有圣眷在身,可只要一点点从陛下处下手消去对她们的信任……如此一来,她们如何成事?”
万俟悠抬起头,看向这位一贯过于沉稳的京兆府尹。
“你的意思是,朕应该让这些豪强顾不上她们?”
宋霭连忙盛赞:“陛下圣明。”
万俟悠放下了手里的折子。
“我本以为那几个地方刚刚受了灾,藩王手里的地也都被朕收回来了,怎么都该比旁处行事容易些,倒忘了那些人一贯贪得无厌,朕以为那些地已经归了大启,他们倒觉得一场洪水下来是老天爷给他们赏人赏地。”
宋霭低下了头。
远在地方的豪强负责给人添堵,身在繁京的就负责在陛下的面前抹黑那些推行均田的官吏,偏偏她们还是女子,污起名声来也容易。
“既然给脸不要,那就换个法子吧。”
已经到了而立之年的陛下起身,一身的银红色在外面白雪的衬托之下越发繁盛明丽,犹如一团在冬日里灼烧着风雪的火焰。
“从明年开春起,整个大启所有州府道,都开始量地查田,查隐田,查隐户。”
手指在桌案上轻巧了两下,陛下微微侧头看向宋霭。
她的眉目依稀还有几分年少时候的张扬和明秀,也因为身上极强的君威之势而越发慑人。
“闻尚书年纪大了,精神也有些不济,宋府尹,你可愿意接了户部尚书一职?”
说完,她先笑了:
“这个户部尚书,以后可是个实实在在的苦差事了。”
宋霭连忙跪地:
“陛下有命,臣万死不辞。”
“别
说这种话,好好活着,好好做事。”
听见陛下这么说,宋霭微微抬头,看见了陛下在红衣之下淡青的裤脚,突然想起自己下朝后几次见到陛下,陛下都穿着颜色浅淡的衣裳。
因为去年告老还乡的宰相苏至正上个月去了。
苏相去了,在那之之前,镇守了大启一辈子的老镇国公去了,曾帮陛下出谋划策的前户部尚书柳承雍去了,将自家孙女送到东宫的韦存友也去了,现在,陪着陛下从东宫走到现在的闻尚书也病了。
元戎初年前后的老臣如同秋天的落叶一般不见了踪影,自然得有人继续向前走,继续陪着陛下。
宋霭匍匐在地,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陛下,臣自然会好好活着,臣还得给陛下算出天下最稳当的账出来。”
等宋霭退了出去,万俟悠没有立刻坐下看奏折,而是依然看着窗外。
集贤殿的外面有一棵柿子树,现在那树上还伶仃挂着几个柿子。
是给冬日里觅食的鸟雀留的。
人摘柿子都知道给鸟雀留一口别伤了天德,唯独对其他活生生的人,却恨不能算尽锱铢。
“陛下要是觉得闷了,不如晚上召了人来弹琵琶……”
听见重紫这么说,万俟悠微微转头。
“弹琵琶也没意思,最近茉莉铜牌在谁手里?”
重紫笑着说:
“自从杜通政离京,陛下就把铜牌给了陆副使。”
听见铜牌在陆晋的手里,万俟悠挑了下眉头:
“我给他铜牌是让他通政司有事的时候入宫奏报,怎么也没见他来过?”
重紫还是笑:
“陛下,陆副使此时正在外面。”
“这倒是巧了。”万俟悠笑了笑,又看一眼外面的雪,她说,“下雪天也难为他来一趟,给他备一份晚膳。”
“是。”
重紫行了一礼正要下去,却又被万俟悠叫住了。
“之前我让于兰娘替我在繁京城里找了四处宅子,隔得都不远,都是三进,这一处略大一些,里面还有十几棵桃树生得不错。”
一贯沉稳的御前大女官怔愣着看着自己自幼照顾的陛下,却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