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办好贷款后,拿着汇票向外走去。
而二人手中的汇票是大明中央银行独家行,可以在任何时间将其兑换成现银的,可以说是方便的很。
“李老板、王老板,如何?这中央银行可是贷到银子了?”见二人出来,有些尚在观望的商贾们纷纷围了上来,询问道。
王李二人闻言,对视一眼,将手中汇票挥了挥,笑着道:“贷到了贷到了,这陛下呀,没有骗我们,你们也快去。”
“哦?真贷到了?这利息如何?很贵吧?”还有人不太放心。
“哈哈,这位兄台,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这月息只有千分之一,而且还是到期还本,相当的便宜,万岁爷此举对咱们商贾来说简直是天恩浩荡啊。
哎,想当初山西那几个贼商出事后,我还特别担心朝廷会打压咱们商人,以后生意难做,没想到。。。陛下圣明啊。”李老板感叹道。
“真的?那我也去试试。”
大明内部的环境越来越好,做生意的商贾也是越来越多,既然做生意就涉及到需要本钱,以往出现这种情况要么变卖家产,要么找私人钱庄典当或者具借。
山西典当商人曾经占据了大明典当业的半壁江山,不过自从出了八大晋商的事后,这晋商是没落了,可私人钱庄银号还在,朝廷又不能无理由的查封抄没,那就只能通过商业手段打压。
一个月后,皇极殿。
"陛下,大明中央银行自开业以来,已办理放贷业务两千三百六十二笔,共放银八百余万两,其中最大一笔放银两万两,最小放银一百两。"户部尚书倪元璐汇报道。
"这么说有借贷需求的都是些小商贾了?储蓄业务怎么样?"朱由检询问道。
"回陛下,储蓄业务相对来说要惨淡一些,截至目前共计收到储银七十二万两,不及放贷的十分之一,不过好的是每日都在增加。“倪元璐苦恼道。
“嗯甚好,倪卿不必如此,这银行刚刚开业,百姓们还摸不清里边的门道,大多数人还处于观望状态,这很正常。朕相信只要朝廷政策调控得当,确保放出去的汇单真实有效,累积一定的信用后,这业务迟早会做起来。倪卿,到时你这个银行的兼任行长可能要辛苦一些了。”
“臣明白。”倪元璐拱手道。
“蒋卿,大明其他方面如何,就由你这个内阁辅辛苦一下了。”
“臣遵旨。陛下、各位大人,大明目前处于急展状态,基于中央银行的放贷和蒸汽机的推行,内阁整理得知,大明军事、交通、工业及民生都取得了显着的进步。
军事方面,目前已经做到月产汉阳造35oo支,这个产量正以每日为单位增加中,相信不久之后,现有全军将会全面换装。并且研造司新明了一项武器,初步取名为震天雷。此物由玻璃粉加上铜丝装到钢管里,由外点燃引线,经过六秒时间后会引爆炸,从而达到杀伤敌人的目的。此物正处于验证状态,相信再过月余即可全面装备军队。”
嗯?朱由检闻言瞬间坐直了身子,哈哈这不就是后世的手榴弹吗?连这东西都捣鼓出来了?
“交通方面:根据陛下旨意,大明新建水泥路面已达四千三百余公里,皆由京师开始向外修建,而这里程每月还在递增当中,并且研造司同时研了一种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机车,其原理与陛下的铁甲舰互通;
民生方面:马铃薯的种植已经彻底成功,百姓们的接受度也较高,在灾荒严重省份,作为救命粮完全没有问题。
由于陛下对教育的普及,全国适龄儿童皆已入学,随着百姓的知识面越来越广,这眼界亦是越来越高,现有的教育制度已经严重不符合大明需要,这方面朝廷还需做出改变才是。
而取得最大的成就则来自于工业方面,得益于蒸汽机的明,带动了大明整个经济快增长,在纺织、采矿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甚至出现了冶金、印染、机械、化工等一系列新兴行业,民间各种工厂等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臣根据其用料不同将其分为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厂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工厂,本次中央银行的放贷,一大半都是放给了这些办厂的商贾。
陛下,目前朝廷对此等办厂人员尚缺乏有效管理,还望陛下早日拿出应对之策。”
大明这段时间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相当可观的,先不说别的,光是这工业的展就已经远同时代的任何国家,何况蒸汽机带来的红利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状态,蒸汽机所带来的一系列好的效应亦是一步一步的扩散开来。
“好好好!!!”朱由检连说三个好字,来诠释了此刻的心情。
“大明一切走上正轨,朕心甚慰啊。诸位卿家,朝廷要保持住这等展势头,不惜余力的保护和鼓励各种工业的展。”
“臣等遵旨。”众臣答道。
“还有不到月余,就要跨年了,1644年对朕来说是一个特别难忘的一年,朕相信对诸位卿家来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大明灭李自成,败建奴,当中有些挫折,咱们君臣都是挺过来了,实属不易啊。
现如今,四川那边也打了几个大胜仗,这张献忠也快完了,我大明即将迎来新的曙光。这些,都是诸卿的功劳。"朱由检道。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一众朝臣跪拜喊道。
这一跪,让朱由检再次想死半年多前,李自成攻破京师的时刻,场面是何等的相似,只是人数不同罢了。
"传朕旨意,着令杨奇于腊月二十务必剿灭张献忠,班师回朝,朕要大肆封赏。同时,户部做好粮草调度,开年过后,朕就要正式打响灭奴之战。"
"遵旨。"
"另外,俘获的李自成和张献忠的部将,一个都别杀,朕要亲自会会这帮人。对了李自成不是已经押解进京了吗?过两日朕去看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