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这是咱家了吗?
是的,爹娘,哥哥,快进去看看!
说着!
管家已经带着一干人等已经跑了出来,“恭迎老爷,老夫人,大少爷,大小姐,小公子,小小姐回府。”
起身吧,爹娘,哥哥,这是杨一,在府中担任管家一职,日后若有何事,尽可差遣于他。
言罢,引着略感局促的一家人入府,将爹娘安置于大厅主位。
秋嬷嬷,你此后随侍我娘亲身边。
杨二则跟随父亲,杨三随兄长。
妹妹,我无需,我……我实难习惯!
兄长,你日后须入学堂,届时众人皆有小厮差遣,兄长也应习惯才是。
若不习惯,便权当他不存在,有事再唤他便是。
。
。
。
好吧
在秦川府安定下来后,杨晓晓就即刻开始给杨新远打听合适的书院,哥哥这个年纪才开始进学,让他去跟一群幼童一起学习确实也是有点尴尬,那么如果能找到一位名师亲自教导,也许更为稳妥!
经过多方打听,杨晓晓终于找到一位颇负盛名的退隐学者,名叫宋清。
这位宋先生虽已归隐山林,但学问高深,育人有道。
杨晓晓亲自带着兄长前去拜访。
宋清看到兄妹二人前来求学,心中不免有些好奇。
杨晓晓诚恳地说明了兄长的情况,宋清打量一番杨新远后,微微点头道:“倒是有几分聪慧模样。”
随后便出了几道考题,片刻后便答应收下杨新远这个弟子了。
杨晓晓赶忙把一早就准备好的拜师礼,还有束缚递给旁边伺候的小厮。
回到府里后,大家知道此事后都高兴不已!
徐婉蓉吩咐厨房今日做点拿手菜庆祝一下。
爹,你也继续去考举人吧!
嗯,啊……?杨知行一下没反应过来!
我说爹,你也去继续考举人,您现在腿已经好了,本身也是秀才之身,本来就具备进入官学的资格了,就差这临门一脚。
你要是考中了,我们家立马就能改换门庭,你也不想你两个可爱的孙孙以后没人撑腰吧。
这……爹这大年纪了。
杨晓晓也不说话,静静的盯着!
好吧……爹试试。
行,娘!
您可是听见了,您这两天好好帮爹准备准备!
咱们过两天就去这秦川府的官学报名。
好好……徐婉蓉笑得一脸开心!
一晃眼,家里的两个男人都去上学去了,哥哥每日早出晚归!
父亲因为进的是官学,须留宿于学院,更是一个月也回不了几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