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曲小说>马过江河 > 最终章 烽火卷长空 361 倚老与卖老(第1页)

最终章 烽火卷长空 361 倚老与卖老(第1页)

体会着“料敌于先”快感的庞青山,沐浴着夏末初升的晨曦,望着脚下那“一滩滩”敌军的尸,意气风的笑骂了几句。而刚刚见了血腥的解忧军将士,也附和着出了“嘿嘿嘿”的哄笑;更有几个平日性格开朗,不遵军规礼数的家伙,还扯着脖子、大声与主帅对起话来:

“这可不能怪我们啊!咱们忙了好半天,结果却只网到了几条小鱼,咱们这么多兄弟,手快有手慢无,哪还来得及收手呢?一人打上一拳踢上一脚,哪怕只是吐口吐沫,也都是这样的结果了!我说庞帅啊,弟兄们都闻到了肉味,却没几个人能吃到嘴里,实在是太难受了!要我说啊,不如就趁着天光大亮,弟兄们也士气正旺,咱索性就直接出,端那些北燕人的老窝去!”

庞青山心里也清楚知道,解忧军的弟兄们,最近都处于刚刚见血的兴奋期;今日轻而易举地灭杀了二十四名赤乌探子,也被那猩红刺鼻的血腥味,勾出了杀戮的欲望;有劲没地使的感觉,委实极其憋闷。

而他身为军中主帅,也理应把握住这个新军上阵的必然阶段;借他们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威风煞气,起对北燕国都的最后冲击……

沉吟了半晌之后,庞青山展颜一笑,三两步便跳上了坚固高耸的冲城车,对下面一双双热切而期盼的眼睛喊道:

“弟兄们,也都是他这个意思吗?”

“是!”

“既然如此的话……好!那本帅也就成全你们!埋锅造饭,全营将士饱餐一顿!半个时辰之后,全军将士拔营起寨,咱们这就去跟北燕王朝见一仗硬的,也让那些眼高于顶的北侉子,好好尝尝咱们解忧军的厉害!”

一个时辰之后,燕京城的丞相府正厅之中,已然年过七旬的老王放,正使劲儿地吸着肚子。兵部尚书陈启昌,双手捧着一柄雪亮的大刀,从花园迈步进入书房之中。

他将那柄亲手磨快的大刀收归刀鞘之中,随后又亲自走到王放的背后,使劲儿拉住了甲胄背后的系带:

“牧北老兄啊,京中并非没有得力的战将。你我如今皆已年过七旬,你何苦还去要摸那一把铁锈、舔那一口的刀头血呢?”

王放抬腿迈步、反复调整着甲胄的位置与松紧,同时开口回复陈尚书的规劝:

“老陈啊,你曾跟随我南征北战近三十余载,难道还不清楚我的脾气吗?我也知道,京中共有二十四为同僚,乃是正统武将出身;但这些人手上有几分斤两,莫非你就真的不清楚吗?哎……怪就怪那蔡驴子,病的太不是时候了;如今放眼整个京城,除了你们这些老弟兄之外;年轻一辈当中,也唯有浅溪一人可用……但他还是个文官……”

“老丞相!国难当头,文官如何?武将又如何?罗某人只知一旦城破兵败,人不分男女老幼、臣不分文武品级,都要沦为亡国之臣,败军之将、丧家之犬、离乱之民!”

王放正在着牢骚,院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清朗的声音!二人同时向外观瞧,只见文官出身的罗源,顶盔束甲、腰衡利剑,呈一副戎装模样;而罗源的身后,还跟着一位身披百花皮铠,面容清丽俊秀的中年妇人,腰后也横跨一柄细长兵刃……

“浅溪贤弟,贤夫妇此行……不知意欲何为啊?”

“王左丞何故明知故问!想您已然年过七旬高龄,仍甘愿舍生忘死,披坚执锐为国浴血;而我夫妇二人俱在鼎盛之年,自当于老将军驾前牵马坠蹬!南人此番北上、乃是图谋北燕江山,并不是与牧北公您一人之私怨;而我夫妇二人既是北燕子民,又食君王禄米……”

罗源这番慷慨激昂的话,才说到了一半,便被王放挥手打断:

“胡闹!自古便有“文死谏、武死战”之说;而你夫妇二人,又俱非行伍出身,上阵又能如何?文官,自有文官的辅君报国之法……”

就在众人争吵不休之时,一名小校没命似地跑到王放的丞相府中,也顾不上看清屋中之人的相貌,便带着哭腔放声疾呼:

“王左丞,不好了!牛将军带着三百名刀斧手,已然提前出城了!”

根据赤乌探子的追报来看,早在半个时辰之前,解忧军已然全军开拔;不久之后,便会抵达燕京西南门外的二十里处,排兵列阵、准备攻城。而此时此刻的燕京城中,只有负责护卫皇宫的八千御林军,以及王放麾下的两万护城兵勇。至于什么辅兵、民夫、预备军等等等等……无非就是从家丁护院、平民百姓之中临时征召,防卫力量可谓是捉襟见肘!

不过,好在解忧军兵力也并不充足,同样无法铺开四面围城的攻势。所以对于北燕方面而言,如何预测庞青山的主攻与佯攻方位,并解决掉天机工坊的攻城器械,就成了此战胜负的关键所在。

而王放对于此战的预设战法,便是按兵不动、生生吃下敌军的第一轮攻势。

王放做出如此安排,并不是有意托大。他是想要借此机会,试探天机工坊的攻城器械,究竟有多大威力!顺便从攻势的密集程度,预测对方真正的主攻方向,以便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燕京乃是北燕国度,城墙厚重坚实,三丈三高,三丈厚;墙中嵌有箭窗,上下共分四层,每层一十三孔;箭塔望楼高达十丈开外,密密麻麻、鳞次栉比;就连城外的护城河,都足有十五丈宽!

凭此等固若金汤的城防工事,硬吃下敌军的第一次攻击,损失必然不会太大。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王放千算万算,也没想到那个一向平庸的燕京大将军牛子方,竟会在这等万分紧要的关头上,犯下如此幼稚昏聩的大错!

其实,自从王放卸甲入京、登阁拜相之后,便再没有对任何一名统兵戍边的故交或是晚辈,提出过任何兵法与战术上的指导性意见。

要知道,当年在边关披甲佩刀、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王放,战绩可谓无比辉煌!无论是论资排辈、还是衡量个人能力与过往战绩,凡是北燕王朝的披甲人,在王放的面前,都不敢挺胸抬头的回话;并且在武将的小圈子之中,都已“遭到王放当众辱骂”的经历,作为骄傲的谈资,身份的象征!可想而知,如果王放愿意指导他人作战之法,人人心中都会甘之如饴。

可即便如此,几十年来,他仍然何对兵家之事不置一言。说到底,王放守口如瓶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就八个字: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八个字看似容易,但往往越是才华出众、履历过人、地位然的前辈,便越容易栽在这八个大字之上。

在王放挂帅出征,统兵作战的年代,华禹大6各地兵家的战术战法,还是以正面对撼为主,兵法计谋为辅。最普通的战斗方式,便是开战之前,由双方主将先斗上一阵;随即败方骑兵战车出列,双方挺起胸膛、高呼口号,来上一次力量与勇气的直接对话。骑兵冲锋之后,便是双方步兵接刃。不过,那种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事,从来都没有出现过!无非杀到气势与走向上分出胜负的时候,输家便会溃败逃窜、赢家则乘胜追击、试图扩大战果……

当年的攻城战也好、野战也罢、方式都是大同小异的。皆因为当时华禹大6的兵家与君主,还没有彻底摒弃羞耻心与道德观念。在当时的风气之下,任何通过“非正面对垒”方式赢得的战争;都会被社会舆论所不容、兵家同道所不齿!

数十载时光匆匆而过,华禹大6现如今流行的战术与战法,已然与王放纵横天下的那个年代,大不相同了。就比如说引领了“无耻”潮流的中山王沈归,他的用兵风格,便是“非巧而不取,非利而不战”;而幽北军神颜重武呢,则正好与其相反;他全盘承袭了老一代行伍之人的风骨与习惯,历来都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郭兴习惯敌后穿插、祝云涛则善于捕捉战绩;蔡宁惯借势欺人,陈子陵则善于笼络军心。拜两北之战的经历所赐,由东海关那一场大火启;最近的几年时间之内,华禹大6的战场可谓将星辈出、战术风格更新换代的度极快;却再没有人再去考虑什么尊严与道德、正义与高尚;所有君主和将令,都变成了唯结果论的“商人性格”:只要能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那么过程如何展,根本就不重要!

话说到了这里,有句题外话必须要讲。沈归用兵奇诈诡谲,的确加了华禹兵家的战术更新频率、战法思路转换的进程;但归根结底,战术战法都是小道,沈归并没有将战争的本质,推到一个另外的高度上。单就这一点来说,与关北斗成立天机工坊的意义,可谓相去甚远!

从这个思路来看,王放卸甲入京、登阁拜相之后,便不再参与北燕兵事的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了:这位战功赫赫、威名远播的老将军,有足够的自知之明。他知道这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时刻都在变化;华禹大6的战场,已经不再是他曾经完全掌控过的那片战场了;而他王放的战术战法,也从他卸下铠甲的那一天,彻底过时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