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一大早,苏茵起床换上了半个月前钱静芳扯布找裁缝给她做的新衣裳,黄白格子荷叶领布拉吉。
掐腰的布拉吉浅浅勾勒出腰线,衬出年轻姑娘的曲线,黄白格子显得肤色白皙,嫩生生的,荷叶领带着几分苏国传过来的时髦设计,更是精气神满分。
吃早饭的时候,钱静芳夸上一句,和苏茵相携离开顾家,惹得顾承安抬眸看了好几眼。
这还是苏茵第一次穿布拉吉,当真不一样。
盈盈一握的细腰包裹在布拉吉中,裙角伴着微风摆动出波浪形弧度,裙子下是笔直白皙的双腿,白得晃眼。
临近厂办,钱静芳嘱咐一句,“一会儿是四旅旅长媳妇儿邱雅琴负责这事儿,我们这关系得避嫌。不过你也别紧张,她问什么你就答什么,再写篇稿子,能过的话后面通知你。”
“好的,我记住了,钱阿姨。”
经过周日一天的修整,周一上班的邱雅琴精神焕发,正往搪瓷盅里冲茶水,等见着办公室门口进来钱静芳和她身后的漂亮女同志,眼眸都亮了几分。
不得不说,顾承安这娃娃亲对象长得真是好!
不怪自己儿子远远看了人一眼,就惦记上了。上回她回家提了一嘴钱静芳暗示的意思,儿子更是激动起来,就等着顾承安和人解除了娃娃亲婚约,自己去追求这姑娘呢。
这叫什么来着,儿子说是一见钟情。
嘿,年轻人心思真多,她也不是个老古板,再一看苏茵跟着钱静芳来到陌生地方,落落大方和办公室里叫了人,眉眼如画,又亲切舒服,确实合眼缘。
厂办这个笔杆子的职位是大家最近商讨的,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对于文化水平要求很高,自然是不会在大部分都没有接受文化教育的随军军属中选择。
邱雅琴抿口茶,放下搪瓷盅,将刚刚还在看的报纸往前摆,腾出地方双手并拢置于办公桌上,开始了对苏茵的面试。
对面坐的姑娘沉稳大气,眼神清明,对答如流,邱雅琴和人聊上几句心里便有数,掏出一份军区家属院过去三年的扫盲报告给她。
钱静芳提出这事的时候和厂办里其他同事谈起过苏茵投稿的文章,也正是她两个月前投稿在京市日报,主题关于扫盲的文章引起了邱雅琴的主意。
见苏茵垂眸翻阅报告,她又拿出两个月前的报纸,“这是你投稿的?”
苏茵抬眸,见着报纸上右下角刊登的征稿,——《论扫盲工作在农村地区的开展》撰稿人:书因。
她点点头,“对。”
“嗯,挺有想法。”邱雅琴又问起苏茵过去几年在公社大队帮助开展扫盲工作的细节,苏茵一一回答,显然是思考颇深。
“行,我心里有数了。你看看咱们家属院的扫盲工作报告,看好了写一份一两千字的心得。”
“好。”
苏茵第一次投稿京市日报的文稿便是关于扫盲的,这回还真是赶上趟了,再仔细把家
属院的扫盲工作报告一看(),结合上实际情况(),沉思片刻,打了腹稿便提笔撰写。
五十分钟后,给人交了一份两千字的报告。
邱雅琴在苏茵写稿时时不时看她一眼,坐得笔直,落笔轻松自如,一看就是有水平的。
等接过文稿一看,首先被惊艳的便是一手漂亮的字迹。
“练过字?”
苏茵点头,“小时候跟着我姨奶奶练过。”
“嗯,挺好。”邱雅琴对人的印象又好上一点,“那你先回,等我看了通知你。”
“好,谢谢邱主任。”
苏茵和钱静芳打过招呼才离开厂办,等人一走,邱雅琴脸上笑容愈大,朝钱静芳的方向看去,“静芳,你们家来的这女同志还挺有水平啊。”
“是不错,她家里教得挺好。”钱静芳也认可。
厂办里其他几人也被邱雅琴催着看过苏茵在京市日报上的文章,纷纷赞不绝口。
不出两天,苏茵便得到了消息,厂办看了文稿同意苏茵进入,虽说是个临时工,可工作重要性不差,待遇自然也不错。
顾家老爷子老太太知道这事儿,都夸苏茵争气。
“这还是小邱定的?”老太太问儿媳妇儿。
钱静芳将那天邱雅琴夸苏茵稿子的话一说,也隐隐有些骄傲,“她拍板的,说这个茵茵这个年纪能写这样的文章,尤其是还有不少扫盲工作的实干经验,实属难得。妈,您也知道,雅琴看着随和,其实挺傲气的,最喜欢文化人,茵茵这是入她眼了。”
老爷子闻言欣喜,“是不错,茵茵好好干好好学。”
“我知道的。”
苏茵话音刚落,在一旁默默听了半晌的顾承安靠着沙发,随口道,“本事不小啊,苏茵同志。”
苏茵:“。。。”
——
周四一早,苏茵和钱静芳一同出门,准备去厂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