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金银,在宋代很珍贵。
一来抵御外敌要花费银钱买马屯田,二来邻国热衷于使用大宋银两导致银子大量出国。
像叶盏他们市井用的就多是铜币结算。
黄金更是贵中之贵,一两金折合十两银子1。
所以老夫人送她们的礼物极为珍贵,
这瓜果如意金手串是将黄金铸成甜瓜、寿桃等各种果子的样子,再用一根五彩丝绦系起来,大约能有半两。
纯金缠丝钗虽然是一根只在钗头细金丝缠丝的素钗,但重量也不轻。
叶盏接在手里大约估量了一番。宋朝一斤官秤大约是现代的65o克,这样估摸两个金饰品折合现代就能有7o克,按照5oo元的金价计算,总共是三万五千元。要按照宋朝的金银稀缺性,应该价值还要更高。
这算是宓凤娘的……演出费?
这么贵重的礼物叶盏不敢收,她赶紧推辞:“来拜见老夫人本来是给您请安,怎么能收这么贵重的东西?”
玉姐儿也跟着推辞不受。
老夫人板起脸:“莫非是嫌我老婆子?”
她旁边的孙媳妇笑着把叶盏摊开的手阖上,开玩笑道:“收下吧,别等我家老太君反悔了,又收回去。”
“收回去也值当。”宓凤娘凑趣,“沾了老夫人的福气和长寿,就算收回去也让这两个小的受用不尽呢。”
惹得老夫人又笑:“你不怪府上买了你女儿做奴仆就好。”
“得谢谢府上调教得她好呢,如今进退自如,满街坊谁不羡慕我有这么个好女儿?还不是沾了府上的光?”
再说起从前家里也是殷实地主,大儿子和二儿子也跟着读书,识得几个字。
杜老夫人和夫人听到这里倒收敛了些笑意,多了些敬重:“原来府上是清白耕读传家。”
农户在古代自然算是清白人家,乡下地主供子孙读书,若是考中便可鲤鱼跃龙门,自唐以来高门陨落寒门崛起,官场上有不少官员都是这么起的家,就连杜家也是如此,如今还在乡下各处有田庄呢。
大夫人把先前那些轻慢收起来,叫丫鬟再看茶。
再听宓凤娘讲这些年如何寻女、经历的各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一时叫杜家上下都听入了神。
老太太、大夫人她们自然是有阅历,能体味到其中苦涩。
年纪小的少夫人、小娘子们则是闺中寂寞,未曾听过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把这个当话本子听个稀罕。
旁边服侍着的丫鬟婆子们则是感怀身世,她们有被家人卖掉的,也有被拐走的,一时都被这家父母感动,又怀恋自己父母。
宓凤娘又有个好口才,活灵活现,说到难过处满屋子的太太娘子跟着掉眼泪,说到搞笑处全屋跟着笑,活像汴京最大游乐场所象棚的女说书。
“孩子到我们府上也是造化。没想到兜兜转转修成正果,可见积德行善必有菩萨
保佑。”杜老太太听了一番故事(),?????()?[()]『来[]a看最新章节a完整章节』(),先谢过诸天神佛。
宓凤娘试探着跟了两句:“是呢,也有街坊说是要拜谢神灵呢。”
“不错,心诚则灵。”老夫人频频点头。
得知老夫人笃信佛教,宓凤娘立刻满口称赞汴京城里几处著名的寺庙灵验:“我前几天刚去几处庙宇拜过,各个都是好地方,说也奇怪,我原本心神不宁,睡也睡不好,吃也不吃好,谁知进去拜了一趟之后便觉心里的不痛快都散去了,回来倒睡了个好觉。”
进寺烧香要爬山涉水,还要攀登各种山门台阶,回家后累得倒头就睡,当然没心思再烦闷了。
“哦?”老夫人果然来了兴致,“你居然这么虔诚,惭愧惭愧,老身也就寻常在家供奉,不如你这般上心。”
“有人太功利,什么教都信,我倒是觉得,不如只信一样,所谓心诚则灵。”宓凤娘说得头头是道。
叶盏和玉姐儿对视一眼:……
如果没记错的话,宓凤娘明明把汴京城里道教、佛教、摩尼教、拜火教都拜了一遍,不拘哪个宗教样样不落……
那边厢老夫人和宓凤娘越说越投机,两人便交流起汴京周围那些有名的佛寺:铁佛寺、大相国寺、景德寺。
宓凤娘明明也就去了几次,却如数家珍:"大相国寺寺庙肃穆,铁佛寺有好吃的素斋分,景德寺里一株银杏,据说好几百年了。"
还满口称赞叶盏:“我家盏儿还在大相国寺做了一场斋饭,寺里的小香弥说比寻常好吃。”
“哦?”杜家老夫人惊讶,“大相国寺的素斋不错,若得他那里师傅们称赞,想必滋味不错。”
“那是当然。”宓凤娘一脸自豪,“还有信众当场请我家盏儿去做饭。陶编修家老夫人寿宴,便是我家盏儿掌勺。”
“那一桌素宴让所有人惊叹不已,事后又有好几位食素的夫人请我家盏儿去掌勺,她们都说我家二姐儿一手手艺能让素食都比肉食滋味更浓厚,如今那个吃斋的圈子都以寿宴是我家二姐掌勺为荣呢。”宓凤娘吹得眉飞色舞。
明明只是去做菜,在她渲染后听起来倒像是那些人求着叶盏做菜一样。
说来说去老夫人也来了兴致:“不知是何等手艺……”
“祖母今日午膳还吃了别人送来的点心,怎得又不认了?”杜三娘子顺势撒娇。
“说的是那道点心?倒是不错。”老夫人仰起头想了想,“香软的,夹了各色果馅夹心的?”
“正是。”杜三娘笑道,“叶盏将方子给了我,回头我叫厨房做出来后给祖母送过去。”
孙女孝顺,老太太笑得更加舒心:“既是点心做得好,下月家里昙花开时要请些亲眷过来,还要劳烦你家做几道点心我好送人。”
“这值当什么,您话了我家自然是赶紧备齐。”宓凤娘胸膛拍得震天响,“您放心吧,这些肯定布置妥当。”
比起叶盏,杜家老太太倒更喜欢玉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