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坛上,嬴政已经点燃了祭坛上的火炬,完成了祭拜祷告的仪式。
自今日起,他就是秦始皇了。
但奇怪的是,他心中并没有如梦境中那样的激动,反倒是有些怅然。
年轻的始皇帝看向祭坛下方跪拜的人群。
舅父就在其中吧。
他又看向高台下等着他的两位太后,和太后身侧的舅母。
太后虽是站着,但舅母与其他宫中女官和勋贵女眷一样,也跪伏在了地上。他看不见舅母的脸。
始皇帝忽地想到了出门前舅父对他说的话。
“无人能与你并肩。”
是啊,现在无人能与朕并肩。
长辈能扶着朕走一时,不能扶着朕走一世。且朕岂会一直遵循长辈所走的路?
朕乃始皇帝。
自古以来,第一个皇帝,开辟帝制道路之人,称始皇帝。
年轻的始皇帝平举双臂,振袖一挥:“平身。”
台下众人三叩九拜,恭敬起身。
这些
臣子中,有激动的秦国世卿贵族,有怅然的六国旧贵,也有满怀希望和欣慰的长辈。
他们皆在帝王脚下匍匐,皆在帝王允许下起身,皆口诵帝王名号宣誓忠诚。
君与臣。
君仰望天空,臣低头看着大地。
定格成一幅苍古的巨幅。
秦朝建立,秦始皇元年拉开了序幕。
……
登基大典之后,始皇帝的工作还没有完成。
接下来几日,他要祭拜先祖陵墓,要巡游秦国各地。
而后,他将开启天下巡游,让天底下所有人都知道已经改朝换代。
但朱襄并没有打算随行。
比起跟随始皇帝到处跑,继续去六国旧地种地,才是朱襄该做的事。
雪姬此次没有再与朱襄分开,夫妻二人会同行。
始皇帝又把成蟜和扶苏塞给了朱襄和雪姬,说什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这话谁说的?舅父说的。
登基大典之后,嬴政突然成熟许多。
只一日而已,他好像已经从那个青涩活泼的青年蜕变成了成熟雍容的帝王。
虽然他与舅父舅母仍旧很亲近,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肆意。
孩子总会长大。长大后的孩子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向长辈撒娇。他们有自己要走的路。
朱襄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雪姬显然还没有。
之前嬴政继位成为秦王的时候,朱襄就和雪姬说要做好心理准备。但政儿却还是那个政儿,与之前没有区别。
雪姬本以为政儿成为始皇帝后,仍旧还是以前那个被她宠
大的孩子,但这次政儿似乎变得成熟了。
雪姬在嬴政面前没有露出什么,只在晚上蒙着被子抽泣。
孩子长大了,该背起行囊独自行走了,父母总是又骄傲又难过的。
雪姬不满:“你就不难过吗?”
朱襄道:“还好。政儿还是那个政儿,只是长大了,不是吗?”
被朱襄劝慰了许久,雪姬终于缓过劲来,勉强能够接受孩子真的已经长大这件事。
这一夜雪姬终于没有哭泣。
朱襄在雪姬熟睡后,起身披上衣服,走到了院中。
嬴政拎着一坛子酒,正在院落里等着他。
朱襄无奈:“多大的人了,还扔石头砸窗户?谁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