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赵文浩不由得冷笑一声,心中充满了不屑和愤怒。
“6o%的股权?还真是狮子大开口。按照他们的估算,真要拿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合格产品,前期所有的投入算上,至少8ooo万起步。
而且,在时间节点上,还无法给我保证。就这,竟然敢要6o%的股份?他们真当我是冤大头啊!”
他的声音冰冷而坚决,仿佛在向对方宣告自己的不满和决心。
陈伟业讪讪一笑,有些不好意思。
他深知赵文浩对这次合作的重视和期望,也明白何耀华团队提出的条件确实过于苛刻。
然而,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他并不擅长商业谈判和讨价还价,只能尴尬地站在一旁。
赵文浩理解陈伟业的处境,但他不会轻易妥协。
他知道,如果双方最终想要达成协议,中间肯定还有一个漫长的商务谈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他必须坚定立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能让何耀华团队随意得逞。
此外,赵文浩也清楚地意识到,当前国内制造行业普遍存在着“造不如买”的观念,许多企业更倾向于购买现成的技术和产品,而不是自主研和生产。
这种情况下,何耀华团队想要获得投资,尤其是巨额的投资,并非易事。
赵文浩决定采取强硬态度,他不会轻易被何耀华团队的漫天要价所吓倒。
他坚信,通过合理的谈判和协商,一定能够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你去跟他们讲,3o%的股权,这是我能够让出的最大诚意。如果这样的条件,他们还不满足,那么这次的投资计划就作废吧。”
赵文浩语气坚定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果断和决绝。
他深知谈判桌上的博弈,不能一味退让,必须坚守底线。
经过深思熟虑后,他认为这个比例既不会让自己失去控制权,也能给对方足够的回报。
过多的出让会影响到他对公司的主导权,但过少又无法吸引到优质的投资者。所以,3o%的股权成为了他心目中的平衡点。
此外,赵文浩还有更长远的考量。
他知道,为了实现公司未来的高展,仅仅依靠自身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他希望能够引入具有战略眼光的投资者,特别是那些能够为公司带来技术突破的投资方。
这些资源不仅可以提供资金支持,还能助力公司的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业务的快扩张。
赵文浩了解到,高盛集团在科技领域有广泛的投资布局,并且对一些创新性的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
如果有机会,他希望能够与高盛合作,并借助其强大的资源网络,加公司的成长。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双方利益相符的基础之上。
陈伟业心里犯嘀咕,实在吃不准何耀华团队是否会接受那3o%的条件。
不过既然赵文浩都拍板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点点头,表示愿意再去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