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曹睿和孙权,还有公孙渊三人是平等的,都是国王。
三家在年初的时候,派出各自的心腹使者乘坐海船在海上歃血盟誓,约定共同对付他们的敌人。
三方约定,一方进兵或者受到攻打,需要另外两方一起出兵牵制,这是身为盟友的义务。
所以,当汉军进攻并州的时候,曹睿必然不会作壁上观,很有可能会拉着他的盟友一同进攻。
而实际上,曹睿的这两个盟友能挥多少作用,甚至能否产生作用,都是未知数。
先燕王国距离很远,他若是想要直面汉军,要么是穿过拓跋力微的领地。
要么是从曹魏中央控制的冀州穿过。
冀州此前因为曹丕的南迁政策,先后迁徙走十万户人口。
更兼连年征战,中央朝廷跟着新登基的魏国二代皇帝仓惶北狩,来到的冀州是一个战争潜力被压榨,元气受损的冀州。
而他们还必须将手中有限的兵力投入到北线的防御中去。
毕竟他们已经失去了燕云山脉,失去了幽州,现在,他们不能失去冀州。
拓跋鲜卑和公孙渊两个敌人杀到脸上来了,曹魏中央拿出了冀州仅有的兵力去构造防线了。
因此,除非曹魏中央跟公孙渊和拓跋鲜卑能够推心置腹,否则他们无法抽调兵力去支援并州战场。
而拓跋鲜卑是豺狼般的胡虏,他们根本没有信义可言。
比起远处强大的汉军,他们更可能吞噬近处占据冀州大地的曹魏。
双方之间已经绝然不可能建立信任。
而曹魏跟燕王国的公孙渊之间,双方虽然都是汉人,但是他们彼此信任的成本也非常大。
当初先皇曹丕就是对公孙渊很信任,抽调了北方的兵力去支援关中战场。
结果呢,就是被公孙渊狠狠的背刺了。
公孙渊召来豺狼般的盟友,跨过燕山,席卷北境,瓜分了属于大魏的幽州。
这是血淋淋的教训,身为曹丕的儿子,当今的大魏皇帝,没有为先帝复仇就已经够受到指责了,怎么还能再跟这样的敌人勾结在一起呢?
信任成本太高了,所以公孙渊是不可能从路上支援到曹睿的。
但不代表他不能支援,他其实还有一项选择。
那就是走海上,利用辽东先进的航海技术,将燕国的将士们运输到青州登陆。
然后走陆路去进攻汉朝廷控制的河洛地区,以减轻并州的压力。
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那真的是一个信守承诺的真君子了。
为了盟友而如此尽心尽力,为了区区盟约而折损自己的兵马。
公孙渊当然不是傻子,他当然不会去做这种损己利人的事情。
除非曹睿或者大魏皇帝拿出他无法拒绝的利益,他才有可能的行动。
至于孙权,这就更不值得担心了。
而且即便孙权再偷袭,凭他三分之二个扬州的实力,也无法撼动整个荆州的防御。
汉朝廷这边的麾下百战名将很多,军队也是精锐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