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丧葬礼仪,鲁西南那里的最为繁复周详,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作为一个了解:
一。倒头。
人在弥留之际,儿孙应守候在他身边为他送终,这表示老人是个有福气的人,咽气之前,必须从床上抬至堂屋靠墙临时搭的“灵帛子”上,一定是头朝外,以免把魂隔在屋里。众人围在一旁,瞪着眼睛等老人咽气。一旦咽气,就会七手八脚给老人换上早就准备好的“送终衣”。
这大概就是人们对未来世界的重视,要穿的体体面面地离开人世,前往另一个未知世界,穿好以后,以火纸掩面,白布盖身,头边放置长明灯一盏。在屋当门放置香炉蜡烛,前面摆一个盆底钻了个眼的瓦盆,用来烧“倒头纸”,以示准备“赴阴”。此时的家人一定要抱头痛哭,哀悼亡者。
二.报丧。
人死后,同姓的本族近支要主动到场,这边的规矩是红事要请才到,白事要主动参加,不到场是会被谴责的。至于外姓的头面人物,必须由孝子上门磕头,当地俗语叫“恳”,应该是恳求帮忙的意思。
这样,全村的人当晚会全部到齐,迅成立治丧委员会,按照成例,有条不紊地分派着任务。比如:当晚必须准备棺木,找阴阳先生看日子,去“林”上定穴位(帝王的坟墓叫“陵”,王以下的叫“林”,比如曲阜的孔家祖坟就叫“孔林”)。
出殡的日子定好了,就需要专门的信使去送信,俗称:“举柬”。
三。入殓。
一般老人咽气后,要停灵三天,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防止老人假死,缓冲三天,看有没有回魂的可能。这三天两夜,要有人换班守灵,守灵的人不能睡觉。第三天中午时分,没有奇迹生,死者身体已经产生尸僵,亲人便死了心,放心地由治丧委员会安排的爷们将逝者殓入事先铺好被褥的棺木,男性逝者用黑棺,女性逝者用红棺。身边放上逝者生前喜爱的用品,大富之家还会陪葬金银器物。
入殓的时候,逝者的长子要在院子里站在椅子上手举着高粱秸子,指着西南方向进行第一次“指路“,先用“火纸”开路,点着闺女送来的纸扎的轿和童男童女,俗称“倒头轿”,指路的人手举高粱秸子,指向西南方向,看着熊熊燃起的火焰,嘴里高喊:“大(娘),拿搭子!大(娘),上轿!大(娘),西南明大路!”
喊毕,众亲人哭成一团,孝子有专人架着,痛哭流涕,回到堂屋,在已殓好的棺木上,敲上第一颗钉子之后,帮忙的爷们便放开手脚,嘁哩喀喳,将剩余的钉子敲死。
四。搭灵棚。
殓好的棺材会放在堂屋的正中间,棺材前面依旧会放着瓦盆和长明灯,正对堂屋门的地方会搭起四米左右长的灵棚,正中放一张大桌子,上置逝者画像,此时,香烛已摆到遗像前面,并摆上五色供,做为祭品。灵棚外面会挂上蓝底白字的对联,一般会写:“人间府第失慈爱,天宫仙班多善仁”,横批“音容宛在”。
五。攉huo汤(泼汤)。
灵棚搭起后,逝者就可以接受亲友吊唁了,普通吊唁的人鞠一躬,磕三个头,然后进屋“悲伤”,就是哭的意思。进屋也是有讲究的,男性从东边进,女性从西边进。屋里东边是孝子,西边是媳妇。吊唁的人哭灵的时候,孝子要陪着一起哭。然后,有专人在旁边叫着:“起”,吊唁的人要等喊第三声“起”的时候,才会停止哭喊。
第二天,早上要进行家奠,中午进行攉汤仪式,全家族没出五服的至亲要统一穿上孝衣,手里拎着哭丧棒,俗称“哀棍子”,大孙子要挑一个招魂幡,俗称“纸杆子”,按辈分以及远近亲疏排起长队,一个专职的爷们,架着孝子排头,一路哭喊着去往本村的土地庙,队伍后面会有两人抬一桶稀粥,用水舀子沿路一点一点地洒在路上。这个环节,唢呐要全程跟随。在遇到桥的时候,大孝子要高喊:“大(娘),过桥了!”,跟随的妇女执事会在桥头烧纸,以防灵魂迷路。到土地庙的时候,孝子孝女要排队跪拜,向土地老爷汇报,亲人魂归西天,即将脱离他的管辖。
六。送盘子
当晚,家里会置办纸轿,纸马(女性逝者是纸牛),童男童女。待天黑之后,唢呐再次响起,孝子孝孙再次出动,在灵棚行过九叩大礼之后,排起长队,手拎“哀棍子”,执事安排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领头端一个大盘,盘子里放四盏用面捏的油灯,油灯是点亮的(这个面灯很抢手,据说能治小孩尿床),后面有专人扛着纸马(纸牛),抬着轿,一路唢呐不停,这庞大杂乱的队伍核心是穿孝服的至亲,担任各种任务的执事,外圈是看热闹的闲人以及不懂事在人群里窜来跳去的小孩。若某个孝子贤孙显露出悲戚的表情,看热闹的人便会品评一番,甚至跟着掉几滴眼泪。
队伍会沿村路绕行至西南郊外的路口,另有一批执事早就在那里摆好供桌,点起香烛等着,待人到齐后,会响三声号炮,孝子带领众人再行九叩礼,然后面朝西一字排开,跪到地上。
此时,架孝子的爷们将大孝子扶上临时摆放的大椅子上,手持高粱秸子,待时辰已到,几个执事便将纸轿纸马摞在一起,付之一炬。熊熊大火燃起,大孝子再次用高粱秸子指着西南方向高喊:“大(娘),拿搭子!大(娘),上轿!大(娘),西南明大路!”
这是给灵魂指路,早日去西天极乐世界,再不要在人间受苦了!亲人们想到亲手将逝者的灵魂一步一步送走,悲恸万分,于是哭声响彻天际,伴随着火焰升腾,纸扎的冥器渐渐变成一堆灰烬,宛如人的一生,生前的华丽辉煌,终不过是一片灰烬,一场空。
七。丧。
丧的日子终于到来,中午之前,十里八乡有往来的亲友都会聚集到主家,排队在灵棚里吊唁,亲近的人要带着自备的祭品,一般要雇两个伙计抬着过来,俗称“抬盒子的”。吊唁的时候,按亲疏远近行不同标准的礼,不免又要哭上半天,以至于孝子哭干了眼泪,哭哑了喉咙。中午吃完席,进入丧葬的最后环节—丧。
执事们派遣年轻的小伙粗暴地拆掉灵棚,十几个早就安排好的壮劳力围上去,随着一声呼喊:“起灵~~~”!唢呐声又起,劳力们吃力地抬起棺材,抬出堂屋,抬出大门,抬到大路上。棺材要头朝南,然后摆上供桌,桌上摆好遗像,点起香烛,进行“路祭”。
路祭也很有讲究,直系血亲要行九叩礼,旁系血亲行七叩礼,也是有固定顺序的,男性逝者顺序一般是:外甥,女婿,孝子的仁兄弟,老婆的侄子,然后是逝者表亲,老婆的表亲。
女性逝者顺序一般是:侄子,女婿,孝子的仁兄弟,丈夫的外甥,然后是逝者的表亲,丈夫的表亲由近及远。
路祭完毕,总执事会指挥道:“上林!”,架孝子的爷们高高举起那个烧火纸的瓦盆,带着纸灰狠狠地摔到地上,瓦盆破碎,灰蛾满天,孝子要拎着“哀棍子”,跨过摔碎的瓦盆,一路跟随棺材,缓缓前进,走上送亲人入土的道路。
八。入土为安
林地里早就有人砌好了墓室,里面放一把弓箭,一片用朱砂画好符的瓦片,据说是用来射鬼开路用的,墓室里撒满了五谷和麸皮,则是寓意五谷丰登,身卧福地。
抬棺的队伍一般要安排三拨人来回替换,在即将到万年吉壤的时候,要抬着棺材飞奔,棺材不能落地,一口气抬到墓坑边上,直接放进早已整理好的墓室,在家人的声声哭泣中,毫不停留地入土。然后,将柳木做的“哀棍子”并排放到棺木边上,不能砌入墓室。期待转年,坟上会长出新的树芽。寓意林上有贵气,家里的后人会有出息。
当孝子磕完头,撒上第一把泥土之后,铁锨飞舞,一会功夫就隔开了逝者与人间的联系,从此阴阳两隔,一个坟丘将是逝者来过人间的最后印记。